8月的中原大地,良田茂郁,一片生机。
自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一年来,河南保监局充分利用新闻宣传这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大力宣传国家政策,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保险业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有效争取省政府支持,有力协调省厅局和地市政府多维联动,积极推动“新国十条”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在河南正谱写出新的篇章。
8月12日,受河南省委、省政府之邀,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来到这里,为近500名领导干部作“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专题讲座,并签署中国保监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他提出,河南保险业要以贯彻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和河南省《实施意见》为主线,结合河南加快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发展实际,找准切入口和结合点,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河南省省长谢伏瞻希望各级政府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保险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的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全面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和河南省《实施意见》,不断完善扶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提升保险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中的服务能力和作用。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保险业正以其独特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在中原沃土落地生根,在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大显身手。
保险宣传“五进入” 政府厅局总动员
但凡一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前提是社会各界、各级政府的充分学习了解,掌握精神实质。保险业“新国十条”落地,宣传一马当先。在河南保监局领导下,在各级保险行业协会的组织下,近年来,河南全省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险宣传“五进入”活动,仅今年以来“五进入”活动已覆盖学校、社区、乡村、机关、企业200余家,涉及人群6万余人。
记者从河南保监局办公室了解到,在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的过程中,河南保监局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主动汇报,加强沟通,促成“新国十条”在豫配套政策落地。二是业内宣传教育,强化保险机构的使命与担当。三是组织多样化活动,让保险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为“新国十条”落地生根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新国十条”贯彻落实的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尤其取决于地方主要领导对保险业的认识。因此,在构建“五进入”的宣传大格局中,河南保监局把省、市两级党委政府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加大汇报走访力度,积极推动保险业“新国十条”进党校、进机关, 广泛争取落实“新国十条”的政府支持和有利政策。
“新国十条”发布后,河南保监局局长李翰辉立即向省委省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河南省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要求省政府金融办会同河南保监局抓紧研究代拟实施意见。同时,河南保监局领导分头带队、各处室协同配合,充分调动省、市行业协会力量,加大与省直相关部门、各省辖市政府的走访沟通,介绍“新国十条”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征求贯彻落实意见和措施。据统计,一年间,河南保监局累计工作拜访省内各级领导100余人次,邀请省财政厅、卫计委、司法厅、安监局等关联性较强的5位厅局领导、18位地市政府领导及30余位市直局委领导撰写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的署名文章,分别在《中国保险报》《河南日报》和各市地党报上刊发。
同时,河南保监局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宣传贯彻“新国十条”讲座教案,推动13个市委党校开办宣讲保险“新国十条”专题讲座,覆盖4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还向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赠阅2000多份《中国保险报》。
李翰辉还通过省级党报对“新国十条”进行了全面解读,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做客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政府在线》,就保险热点与保险消费者互动交流。同时,保监局有效整合宣传力量,全省联动,广泛运用电子阅报栏、报纸、电视、电台、微博、微信等多种宣传媒介开展立体化大宣传。
有针对性的持续宣传有效深化了地方政府领导对保险业的认识与理解,加快了“新国十条”相关支持政策落地。2014年12月,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驻马店、新乡、漯河、洛阳、周口、南阳、安阳、三门峡、商丘等9个省辖市已经出台当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河南保监局还先后与省政府金融办、省工信厅、卫计委、财政厅、畜牧局、农业厅、林业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等多部门反复协商沟通,联合出台了保险支持小微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专利保险试点工作、财政补贴育肥猪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大病保险等14个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支持保险业发展较为系统、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三种模式”化解保险纠纷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2012年以来,河南保监局注重加强和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沟通,指导各市协会与当地法院积极协作,按照“省会先行、省市联动,因地制宜、全省推进”的思路推动“诉调对接”工作。
河南在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三种模式:一是法院主导、协会参与的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室模式。二是法院、行业协会合作的保险合同纠纷调解中心模式。三是法院指导、协会主导的“保险行业社会法庭”模式。截至目前,河南13个地市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了保险纠纷调解中心,省保险行业协会及5个地市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了“保险社会法庭”。
据了解,2015年上半年,河南保险业通过各类纠纷调解机制成功调解纠纷1325件,涉及金额6200余万元。目前,河南保险业共有调解员462名,其中业内调解员444名,业外调解员18名。2015年上半年,调处机构化解行业与消费者矛盾纠纷数量2276件,辖内保险机构调解结果执行率为93.53%。